證交所「證券服務雙月刊」專欄-IR證照,台灣IRO邁向專業化之途?
TIRI 與台灣證交所合作,於證券服務雙月刊專欄分享投資人關係(IR)實務經驗, 本期由TIRI台灣投資人關係協會秘書長 邱榮振先生主筆
文/TIRI社團法人台灣投資人關係協會秘書長 邱榮振
投資人關係(IR)行業已在英美等先進國家發展五十多年,整合企業財務、傳播、行銷和證券法規的遵守,進而促成企業股票實現合理估值、提昇股東價值企業,是企業與資本市場及其他利害關係人達成雙向溝通最有力的戰略性職能,在台灣近年來由於資本市場要求及主管機關推動,亦逐步受到重視及提升。
過去投資人關係角色在專業的累積及培養上,多半透過企業內部資深同仁經驗傳承,參加坊間相關培訓機構所舉辦課程,或是資源豐富的大型券商投銀於企業IPO前協助培訓等方式進行。在崗位上的從業人員則是做中學,透過同業交流、自我進修等方式逐步累積經驗。
雖透過自行努力及摸索亦可達到專業,但若能以更系統化標準化的方式進行職能培養,甚至在經過一定努力後,獲取受到國際認可的資格證明,相信更能有效提升專業及從業人員群體榮譽感和自我認同,並有利於IR領域更為長久穩固的發展。
而經過系統化學習基礎知識及實務案例、並透過檢驗方可獲得、有所依循的職能資格認證如CFA、CPA,方能使企業對該職能的專業肯定與重視程度提升。
有鑒於此,國際IR協會紛紛開始推行「投資人關係專業證照」,例如美國國家投資人關係協會(NIRI)推動Investor Relations Charter (IRC®)、英國投資人關係協會(IR Society)發起The Certificate in IR(CIR®),皆在國際IR社群中獲得認可,被視為從業人員能力的基準及應徵IR工作的重要條件。
目前國際通行的IR資格認證,在核發條件上皆要求具一定的實務經驗。以NIRI的IRC制度為例,雖然人人皆可申請參加筆試,但即使通過筆試仍需在一定年限內繳交3年以上的IR工作經驗證明,並實際接
觸歷練NIRI定義的十項domains of practice(詳細可參考圖四)中的至少七項,始可正式拿到證書。
IRC的測驗方式以英文進行,透過電腦在4小時內完成200題單選/多選題,在筆試的準備上除可參考NIRI提供的線上影音課程、電子書、參考書單外,並沒有揭露完整的考古題題庫。
台灣考生聽到題型皆為選擇題且有4個小時作答,或許會覺得不難,但根據台灣第一位IRC持有者仁寶電腦投資人關係部 張妍婷副處長分享,IRC考題除了基礎財務數字如EPS計算外,最耗時的題型在狀況模擬題,例如題目可能會描述從業人員在現實中碰到的真實情境,並列舉出非常接近、看似都對的答案選項,這時應試者就必須根據IR最佳原則來思考,從陷阱中挑選出最佳答案。
除了增進IRO實戰思考能力,IRC教材中還有兩項是台灣IRO可能比較少接觸到的但幫助很大的,分別是IR Disclosure及美國的法令規範,目前大多台灣企業並沒有很嚴謹的Disclosure Policy,藉由教材學習到正統方式應該怎麼做,不管有沒有考試都是很好的學習。而美國的法令規範對於有志前往海外資本市場或公開發行企業服務的從業人員,也是很實用的知識。
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IRC測驗並不會公布成績單,所以應試者並不知道自己的分數多少;也沒有所謂「錄取通過」分數,而是NIRI以每屆所有應試者的狀況作調配。不過根據其公布的平均錄取率75%,代表200題試題若能答對125題以上,就比較有把握通過測驗獲取資格。
除了有志學習IR專業者外,以下三類人員也特別適合考取IR證照:
在TIRI與NIRI的戰略合作下,欲報考IRC證照者可不用飛到美國,直接於台灣考場應試,並享有NIRI會員同等優惠,考取證照後的維持條件,也可透過參加TIRI主辦的投資人關係相關活動達成。
IRC及CIR皆為國際資本市場通用的資格認證,台灣本地目前尚未有專業的認證制度,期待行業及專業累積足夠後,也能有本地自發的評核制度以提升從業人員專業性,及做為基礎資格證明。
證券雙月刊網址:
目錄 https://www.twse.com.tw/staticFiles/product/publication/0001068001.pdf
文章 https://www.twse.com.tw/staticFiles/product/publication/0001068006.pdf
投資人關係(IR)行業已在英美等先進國家發展五十多年,整合企業財務、傳播、行銷和證券法規的遵守,進而促成企業股票實現合理估值、提昇股東價值企業,是企業與資本市場及其他利害關係人達成雙向溝通最有力的戰略性職能,在台灣近年來由於資本市場要求及主管機關推動,亦逐步受到重視及提升。
過去投資人關係角色在專業的累積及培養上,多半透過企業內部資深同仁經驗傳承,參加坊間相關培訓機構所舉辦課程,或是資源豐富的大型券商投銀於企業IPO前協助培訓等方式進行。在崗位上的從業人員則是做中學,透過同業交流、自我進修等方式逐步累積經驗。
雖透過自行努力及摸索亦可達到專業,但若能以更系統化標準化的方式進行職能培養,甚至在經過一定努力後,獲取受到國際認可的資格證明,相信更能有效提升專業及從業人員群體榮譽感和自我認同,並有利於IR領域更為長久穩固的發展。
而經過系統化學習基礎知識及實務案例、並透過檢驗方可獲得、有所依循的職能資格認證如CFA、CPA,方能使企業對該職能的專業肯定與重視程度提升。
有鑒於此,國際IR協會紛紛開始推行「投資人關係專業證照」,例如美國國家投資人關係協會(NIRI)推動Investor Relations Charter (IRC®)、英國投資人關係協會(IR Society)發起The Certificate in IR(CIR®),皆在國際IR社群中獲得認可,被視為從業人員能力的基準及應徵IR工作的重要條件。
目前國際通行的IR資格認證,在核發條件上皆要求具一定的實務經驗。以NIRI的IRC制度為例,雖然人人皆可申請參加筆試,但即使通過筆試仍需在一定年限內繳交3年以上的IR工作經驗證明,並實際接
觸歷練NIRI定義的十項domains of practice(詳細可參考圖四)中的至少七項,始可正式拿到證書。
IRC的測驗方式以英文進行,透過電腦在4小時內完成200題單選/多選題,在筆試的準備上除可參考NIRI提供的線上影音課程、電子書、參考書單外,並沒有揭露完整的考古題題庫。
台灣考生聽到題型皆為選擇題且有4個小時作答,或許會覺得不難,但根據台灣第一位IRC持有者仁寶電腦投資人關係部 張妍婷副處長分享,IRC考題除了基礎財務數字如EPS計算外,最耗時的題型在狀況模擬題,例如題目可能會描述從業人員在現實中碰到的真實情境,並列舉出非常接近、看似都對的答案選項,這時應試者就必須根據IR最佳原則來思考,從陷阱中挑選出最佳答案。
除了增進IRO實戰思考能力,IRC教材中還有兩項是台灣IRO可能比較少接觸到的但幫助很大的,分別是IR Disclosure及美國的法令規範,目前大多台灣企業並沒有很嚴謹的Disclosure Policy,藉由教材學習到正統方式應該怎麼做,不管有沒有考試都是很好的學習。而美國的法令規範對於有志前往海外資本市場或公開發行企業服務的從業人員,也是很實用的知識。
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IRC測驗並不會公布成績單,所以應試者並不知道自己的分數多少;也沒有所謂「錄取通過」分數,而是NIRI以每屆所有應試者的狀況作調配。不過根據其公布的平均錄取率75%,代表200題試題若能答對125題以上,就比較有把握通過測驗獲取資格。
除了有志學習IR專業者外,以下三類人員也特別適合考取IR證照:
- 發行 ADR/GDR,或是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高的企業
面對國際投資人,更能了解其所思所想。 - 在公開發行公司服務並具經驗的IR從業人員
對職涯往上或往國外發展皆有所助益。 - 有興趣學習成熟資本市場的IR準則或於當地求職
以著重實戰及基礎知識的國際證照做為敲門磚。
在TIRI與NIRI的戰略合作下,欲報考IRC證照者可不用飛到美國,直接於台灣考場應試,並享有NIRI會員同等優惠,考取證照後的維持條件,也可透過參加TIRI主辦的投資人關係相關活動達成。
IRC及CIR皆為國際資本市場通用的資格認證,台灣本地目前尚未有專業的認證制度,期待行業及專業累積足夠後,也能有本地自發的評核制度以提升從業人員專業性,及做為基礎資格證明。
證券雙月刊網址:
目錄 https://www.twse.com.tw/staticFiles/product/publication/0001068001.pdf
文章 https://www.twse.com.tw/staticFiles/product/publication/0001068006.pdf